wow translate

顯示具有 個論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個論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0年5月12日 星期二

Brighamia insignis 夏威夷桔梗 火神棕梠


該物種並沒有常見的中文名稱。

新增說明文字
CCBY  Sarah Stierch


桔梗科

形態特徵:
長的像是棍子上的花椰菜,莖肉質化,有些許耐旱能力。
花朵黃白色,有香甜的氣味,吸引某種絕種的未知蛾類授粉。(很可惜這是個已經無法解答的問題)


花朵:
雌雄同株同花,和大戟類似,同一朵會變性。不過性別時間和大戟相反。
每朵花先是雄花,過一段時間後變成雌花。雄性期花瓣有點包裹的感覺顏色黃綠色,花瓣完全攤平盛開,變白色就是雌性期。

credit: Pollination biology reveals challenges to restoring populations of Brighamia insignis (Campanulaceae), a critically endangered plant species from Hawai‘i


只有1%左右的自花結果機率,需要異花授粉才能產生較多種子。自交微親合。
由於授粉方法非常麻煩,必需要觀察花朵性別狀態,還要算時間和用刀子把花切開。
異花授粉才能在商業規模上生產種子。

6~12月開花,高峰期是9~10月。


credit: Pollination biology reveals challenges to restoring populations of Brighamia insignis (Campanulaceae), a critically endangered plant species from Hawai‘i
自花是完全不管他,人工自花是研究人員幫他受粉。

在授粉實驗後會用砂網把植物包起來,對照組沒有包。所以,這個實驗顯示有某種昆蟲,跑去幫對照組授粉了。也就是說,栽培時如果放在會吸引野生昆蟲的位置,有機會自己結果。
當然異花授粉是成功率最高種子也最多的。

人工授粉時拿小刀把花管縱切就可以看到雌雄蕊。先公後母,可以冷藏保存花粉。


原產地:
夏威夷的火山山坡地,位於雨影區。四季變化不明顯。
是夏威夷的代表植物。

在某些國家有把他繁殖成室內植物/盆花出售。好像有公司在把他推廣成商業性的室內植物,但是似乎不太成功。


栽培:
介質上類似多肉/仙人掌,喜歡排水良好的土壤。沒有特殊的PH要求。乾後澆水,但不要徹底乾燥。
溫度上害怕低溫,低於15C需要注意。
病蟲害有紅蜘蛛。
因為原產地特性,可以忍受半日照,忘記照顧和乾燥。做為室內植物很適合。
應該要避免全日照強光。
似乎不喜歡被亂移位置(這是個在懸厓生長物種上常見的特性,如棒槌樹、藍孤挺都討厭被亂動位置)
其餘細節未知.....


參考資料:
Pollination biology reveals challenges to restoring populations of Brighamia insignis (Campanulaceae), a critically endangered plant species from Hawai‘i
https://doi.org/10.1016/j.flora.2019.151448
這篇論文屬於 OPEN ACESS 所有人都可以下載閱讀


2020年5月9日 星期六

Anacampseros retusa var. lanuginosa 棉球吹雪

科別:馬齒莧科

學名:Anacampseros retusa var. lanuginosa 

其他俗名:無
字源:lanuginosa 的意思是棉花或絨毛。


簡介:
Anacampseros retusa 的變種,Anacampseros 屬的物種,中文名稱多為XX吹雪,像是葡萄吹雪,櫻吹雪等等。所有物種或多或少都有絨毛,但數量不多。

然而這個變種Anacampseros retusa var. lanuginosa 棉球吹雪的絨毛極多,多到完全看不到本體。
在原產地看起來就像是一球棉花球。栽培條件下依然會有很多毛,但沒這麼多就是了。和大多數Anacampseros 一樣,可以自花授粉。種子發芽率也很高,90~100%,但是新鮮度很重要。
放太久就不會發芽了(光山不清楚實際上是多久)


生態與原產地:南非西南部的石英沙漠,有煉獄般高溫。原產地的氣溫據說可高達50C。躲藏在土壤中,用大量的白色絨毛來抵抗強光與高溫。同時也有擬態成石英砂的能力。


栽培:
對通風要求不高,喜歡乾燥強光,乾燥時可以忍受40C以上的高溫。但濕熱就GG。

介質:
由於個體非常小,成株也只有2公分大,介質採用特殊條配的,細顆粒介質。用太大的顆粒,根會抓不住。細顆粒的同時還要能快速乾燥。管理上類似韌錦和群蠶。


澆水:喜歡乾燥,可以忍受長時間乾燥,幼苗也有極強的亢旱力(3個月大的幼苗已經可以忍受1個月的乾旱)因為身體超小,容易被水滴沖走,可以用噴霧器小心澆水。澆水時一定要非常注意不要把他沖走了,如果被水滴打翻,基本上就是死刑定讞了。長大後可以比較安全。

生長周期:
應該算是夏型種,不過夏天最悶熱的時後還是會爛根。個性類似韌錦,群蠶等等。最討厭的就是濕熱。

栽培難度我覺得算是難~極難。但是和石頭玉一樣,屬於抓到訣竅後就很容易照顧的類型。可以不需要一直關心他。也沒發現到蟲害,蟲大概都被煮熟了吧。(光山把他放在溫室裏面最熱的位置,蟲一定都被熱死了)

幼苗很難照顧,光山種的本來長的不錯,2019年初播種,但是在6 7 月太久沒澆水了,死掉兩株後澆水,然後就掛了。小苗很討厭被換盆(和群蠶類一樣),建議一歲以上才能移動。

基本上把他當成地獄難度的群蠶來種就可以了

繁殖:
因為莖很短,只能靠種子實生繁殖

容易混淆的物種辨析:
未知



照片來自Anacampseros retusa from the deep freeze into the furnace
作者Graham Williamson


栽培日誌:

2019/3/21 很小的小苗,和赤玉土顆粒差不多大。
介質需要特別條配不然根會抓不住。拍照的時後拿起來,震動到,已經有些小苗被震到連根拔起了。光山認為成功栽培的訣竅就是,想辦法阻止小苗東倒西歪。


光山在2019/5月左右幫他們換盆,結果死了4成。

然後澆水不慎,不小心淋到雨又死了一些,最後只剩一株。

2020/4/9
塊根插不多有8mm大了,葉子看起來應該只有兩三片。


如果你看不到他在哪裡,很正常。他的毛本來就是模仿小石頭的保護色。

2019年8月10日 星期六

Euphorbia waringiae 根插教學


許多塊根種類的Euphorbia可以用根插繁殖。
我的這株waringiae 之前曾經根腐,主要的塊根爛掉了。 7年後長出了許多新的小塊根。
今年換盆時發現這些塊根彼此太壅擠了,決定來修剪一下,順便實驗根插。


進行的時間是2019/6月 氣溫都有30C左右
挖起來後沖洗乾淨,放乾幾天,然後用刀子切下小塊根。
我使用的是手術刀。

切完之後就直接種下去,傷口保持在土壤表面1公分以上。要不要馬上澆水沒有影響。
在這後保持乾透澆水,和成株一樣的澆水模式,放至於室內散光處。
我的介質是各種細顆粒的土和沙子,完全不放泥炭。


只要保持適當溫度(25~35),陽光不直射,大概30~60天就會發芽了。這個繁殖方法比仟插慢,但是有100%的成功率。

這些是2個月後的樣子

2019年7月30日 星期二

彩草球 習克氏等等賞花草球的介紹

感謝梁麗雅  Lia Liang提供花照



這類仙人掌開起花來非常漂亮,但是中文資料很少,咳咳
"正確"的中文資料很少,以下我就簡單的介紹一下他們。

先說結論:

照片中這些仙人掌好漂亮喔,他是甚麼名字? 抱歉不知道。
他是彩草球類的某種仙人掌,是哪一種不知道。



分類學:

分類學上來說,有三個屬的仙人掌彼此非常接近,他們是:
Echinopsis 草球屬
Trichocereus毛花柱屬
Lobivia 麗花球

這三屬乍看之下相差很大,但是仔細看就會發現有很多共同點。彼此之間可以互相雜交,變化出更多品種。植物學家正在吵架決定要不要把他們合併,所以覺得他們很像的人,你們其實沒錯。


光山特別挑了外觀最突出,這屬最正統的代表出來。不過要注意有很多物種的外觀是介於兩者之間的。這也是為甚麼植物學家裡面有很多人支持合併。



Echinopsis 草球屬/短毛丸屬
刺是直的,會生少量~中等數量的側芽。
非常容易栽培。
花朵很長很長,顏色變化較少,通常是白色。經典品種是八卦璜和短毛丸。
晚上開花與白天開花的品種皆有,果肉很少。


Trichcereus 毛花柱屬
較大的柱狀品種,從50公分高到數公尺高都有。
容易栽培,不過很佔空間,比較耐寒,歐洲國家會拿他當耐寒台木用。
花朵極大,通常是白花,外面有大量的絨毛。
不過雜交後產生了彩色大花的新品種。
晚上開花與白天開花的品種皆有,果實很大有很多肉可以吃。


Lobivia 麗花球
刺是彎的,外觀比較小,比較容易生測芽。
容易栽培。
花朵的顏色與變化較多。原生種就有很多變化了,像是黑色花心,紅色雌蕊,條紋,漸層等等。
白天開花為主,果肉很少。
原產地是南美的寒冷高山荒漠,不過在台灣栽培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亞利桑那州人嫌他怕熱,亞利桑那人對熱的標準和我們不太一樣)



簡介

所謂的賞花型草球,彩草球。就是用Echinopsis草球當作基礎,雜交出來的品種。
Trichcereus 毛花柱的雜交,因為會長很大根,園藝上會另外分成一類。
Lobivia 麗花球因為一樣是小小圓圓的,種起來差不多,通常不會另外提出來談。

所以上面說的那些甚麼顏色阿,刺阿的特徵分類,在混種雜交後通通都沒意義了。
水乳交融ㄛ,分是哪一屬沒甚麼意義。可以通稱為彩草球,賞花草球,彩色短毛丸等等。如果販售者有給他的商品名或園藝名,就用那個名字叫他。

反過來,給照片要鑑定他的園藝名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有太多太多種了。

你可以知道他是草球


就像你去花市看到一盆玫瑰花,你很喜歡想知道他是甚麼?

只能知道他是玫瑰花,但你想要知道這個花色,這個形狀,這個特定品種的名字?
除非店家有名牌,否則通常都是不可能的任務。彩草球同理。


習克氏

講到Echinopsis 草球屬,就不能不提到 鲍勃·習克Bob Schick。
鲍勃·習克Bob Schick非常喜愛這類的仙人掌,他使用當作 Echinopsis' 基礎,進行了雜交育種的工作。他最後創造出了129種容易栽培,花朵又漂亮的草球。稱習克為賞花Echinopsis的祖師爺一點也不為過。


而鲍勃·習克的這129種就被後人稱為習克氏。除此之外,習克與huntington植物園的關係很好,huntington植物園非常仔細的保留了這129種。

雜交出來的品種常常只有做出這個品種的人有,很難大量繁殖,知名度就低。不過因為和植物園的合作,使得習克的這129種很容易購買和取得。因此,習克氏就成了賞花草球中,最知名的了。


需要注意的是,只有這129種才是真正的習克氏,拿他們雜交後出來的不能再稱為習克氏了。
因為只有習克養出來的才叫習克,光山雜交出來的要叫光氏草球。

這是人名/品牌的問題。

總之,對於不知道要叫甚麼的,可以稱為彩草球,賞花草球,彩色短毛丸等等。如果販售者有給他的花名,就使用花名。





照片介紹




Echinopsis 'Serape' 習克氏 墨西哥毛毯
他就是習克育種的,那129種的其中一種。
感謝John Rusk 以CCBY2.0授權使用



感謝花友提供照片 原出處

 Echinopsis  'Red lotus'. 精巧園寶哥   紅蓮
台灣精巧園的寶哥配種出來的。沒有刺花又好看,還滿受歡迎的。




Trichcereus "First light"
毛花柱雜交種,曙光。

注意看他是一根長長,【柱】狀仙人掌的樣子。
雜交後有了漂亮的顏色,不再是原本Trichcereus 那種死白了。
感謝梁麗雅  Lia Liang提供花照



Echinopsis  習克氏  "Temptress"  妖婦
注意看她的花朵正中央是黑色的,而且雄蕊排成一個圓圈圈。這個特徵是Lobivia jajoiana才有的。代表他是拿lobivia jajoiana當作媽媽交配出來的後代。
這株是習克氏創造的品種。

感謝梁麗雅  Lia Liang提供花照




Echinopsis  Easter Parade 復活節遊行

可以從球體的外觀和刺的樣是看出她是Lobivia交種,而且花很短。
Echinopsis的花通常都有5公分長以上,這種比較短比較小的花就可能有Lobivia的血統。
照片取自泰國繁殖場Cactus flower Asia



如果你能讀懂英文,這個網站包含了更多的進階知識
http://echinopsis.com/ngg_tag/bob-schick/

這邊是美國huntington植物園保留的129種習克氏的圖鑑和名單
http://media.huntington.org/Schick/abouthybrids.html


2019年3月20日 星期三

葡萄甕的花朵結構 Flower of Cyphostemma jutae

葡萄甕Cyphostemma jutae 屬於雌雄同株的品種,但是關於他花朵細部結構的資料卻很少。
The Handbook of Succulent 上也沒有紀載。
感謝臉書上的花友Ya-ting Lin 提供照片,可以清楚的看到,葡萄甕是屬於雌雄同株異花的。



型態上來說:
公花有四片明顯的花辦,往後翻,四根雄蕊往中間靠,集中成一根,末端一坨花粉。

母花沒花瓣,有四個明顯的蜜腺,只有一根明顯的雌蕊。
一個花序裡面會有雄花和雌花,會同時開放,自交親合。
Cyphostemma 的自交親合性隨物種差異不同,有些要開好幾陀花序才有一個果實,有些一個花序就有10幾個。



Cyphostemma jutae are hermaphrodite,that is it has both male and female part on same plant.

But the detail structure of it;s flower is lacking.Is it  synoecious (with perfect flower)?

or is it monoecious In a narrow sense ? (with male and female flower)


Thanks to my FB friend  Ya-ting Lin i can have these great photo.


Flower Morphology of  Cyphostemma jutae


 Male  flower:
With 4 obvious petal recurving, 4 stamen curve toward central and close together forming a single pole.Pollen can be seen as single blob on the tip.


Female flower:
With 4 obvious nectar glande. Drop of nectar is very obvious .Only 1 style.
A single inflorescence contain both male and female flower.Flower at same time.

self-compatible.
The degree of self-compatible vary in Cyphostemma  for about 0.5 fruit per inflorescence to 10 more.







感謝Ya-ting Lin 花友提供照片





2018年6月20日 星期三

美花仙人掌的單一刺座嫁接與嫁接理論


最近草球屬,Lobivia和Echinopsis等等美花仙人掌開始浮上檯面,能選購的品種增加了。
開始獲得關注。

但比起賞花仙人掌的大宗,孔雀與螃蟹蘭,球狀的Lobivia和Echinopsis更難繁殖。
孔雀只要切一切就能繁殖交易,草球就是棵球,沒長側芽前要切有點強人所難。

這邊介紹一種嫁接方法,可以嫁接單一個刺座用於繁殖這類球狀仙人掌。

象牙丸,金虎等等其他種類的仙人掌也能使用單一次作嫁接,Mammillaria也可以使用。
但並不是所有品種都會接通,很多時候會發生嫁接了卻永遠不生長的狀況。
作這個試驗前光山有在社團裡看到有人成功,光山自己也有觀察到刺座生長。
因此是確認能用於Lobivia和Echinopsis屬的。


材料與工具:

嫁接母株
台木  應選用粗大的台木,麒麟團扇和蛇鞭柱這種細長的品種不可用。
筆刀
指甲剪or電工用斜口鉗
嫁接膠帶或其他固定工具
飽濕裝置
消毒用品 酒精、10倍稀釋漂白水(直接買來稀釋十倍)、火等等都可以用


這是母株,應該要找稜明顯突出的,或者先限水讓他凹下去才好切。



為了方便固定,必須把刺剪掉,電工斜口鉗是很好的選擇


用筆刀把稜切下來,所以要用這種精密工作用的刀子!


切成適合大小,接上去。如果沒有仙剪刺這個步驟會很痛苦。
接隨本身沒有維管束形成層,所以就對到台木的維管束形成層就好。

接髓的細胞會重新分裂,長出新的維管束和台木對接。無維管束的嫁接需要讓普通細胞變成形成層細胞,會比普通嫁接更花時間,也更可能失敗。普通嫁接接髓已經有形成層了,直接對接就好。

新觀念:
嫁接不一定要有維管束才能接,只要有會分裂的細胞就能接,其他細胞可以【代班】維管束形成層細胞。
但所有細胞理面,維管束的形成層細胞活力最旺盛,叫其他細胞來代班失敗率高又慢。因此不是所有品種都可以進行這個無維管束嫁接。



光山這次使用的台木是現剪的,沒有根,恢復期比較長一點。3周後才開始生長


6/20  長出了許多毛,應該是接過了。







「電工斜口鉗」的圖片搜尋結果「嫁接膠帶」的圖片搜尋結果


2017年11月7日 星期二

Kleinia isabellae 依莎貝爾菊 伊莎貝拉菊


有時後會被叫成伊莎貝拉 反正就譯名 差不多

高單價,罕見的樹狀菊科。
觀賞價值高,罕見度高,栽培難度低,繁殖難度不清楚,應該可插枝。

最大特色是全身覆蓋了白粉,還有枯萎後不主動脫落的葉子。

根據標本館的資料,原產地的生長高度是1.5公尺,算中大型品種。栽培條件下大約15~20公分高就會分岔,第一次開花後開始分岔。


生長週期:
似乎是中性,喜歡中等程度的溫和氣溫,春季生長最旺盛。夏季(7月最容易發生)如果缺水,就會掉葉子休眠。冬季太冷也會休眠,這時會停止生長。
但掌握得當可以不休眠,全年生長,夏季缺水容易睡。


水分:
生長季時需要大量水,需要被當成普通花草澆水。一缺水葉子馬上懶洋洋下垂,容易辨識。
夏季缺水就會休眠,尚不清楚重新加水是否能醒來,光山怕爛根就讓他睡了。


陽光:
可以半日照~全日照,半日照也能正常生長,但要漂亮外觀和高速生長就得全日。
全日照可以促進白粉生成,但是也會更需要補充水分和注意高溫。
如果是夏季就需要考慮遮陰,避免溫度過高開始枯葉。


生長速度頗快,完美狀態下一個月可以長高2公分。
應該是自交不親和(菊科大多都不自交不親)

2017年10月1日 星期日

菊水屬新種-強刺菊水 Strombocactus corregidorae 2010


前言.

菊水屬Strombocactus在當了數十年的單種屬後,終於在2010年有了一個新成員,拖離單身俱樂部了。恩,更正確的說法是植物學家終於發現他了,畢竟物種一直都在那裡,只是沒人發現而以。

簡介

S.corregidorae 強刺菊水是2010年的新物種,和普通菊水的差異在於:刺很黑很粗不會脫落,體型較大且老叢為柱狀,花乳黃色,種子頂端沒有白色假種皮。
外國繁殖場已繁殖成功,有種子可選購,台灣以有人零星進口種子,尚未聽到養大成功的八卦。

學名與分類:

目前菊水屬共有兩個物種與一個亞種:強刺菊水S.corregidorae 、菊水S. disciformis 、赤花菊水S. disciformis subs. esperanzae。

S.corregidorae 強刺菊水,物種發表於2010年,物種發表論文可以在網路上下載(註一)。
S.corregidorae 強刺菊水的特徵差異夠多夠大,是一個獨立的物種,並不是亞種或變種,這點上和赤花菊水(S. disciformis subs. esperanzae)不一樣。

S. disciformis subs. jarmilae這個學名偶爾會看到,不過它的特徵差異還在正常菊水的個體差異範圍內,因此沒有被多數分類學者承認,只能算是不同的採集編號或地區差異。
園藝栽培上來看,jarmilae的確是長的有一點點不一樣,真的很喜歡菊水的人可以收集,但差異真的是奶茶比茶奶,乳酪比起司。

強刺菊水是光山取的中文名,代表它是刺很黑很粗的菊水。雖然可能會誤解成園藝選拔種,不過這名字很好的捕捉傳達了它的外觀,如有甚麼更好的建議歡迎指教。

種小名是紀念墨西哥革命軍幹部La Corregidora,同時也紀念墨西哥200周年國慶。命名者希望在慶祝200年國慶的同時,每個墨西哥人也能在人生的旅途上找到靈魂的獨立自主。


種小名的詳解:
種小名是紀念Josefa Ortiz Girón女士,人稱La Corregidora。Josefa Ortiz Girón是墨西哥市的一名治安官(Corregidora),她在墨西哥革命前期提供革命軍很大的幫助,像是用地下室讓革命軍開會之類的。墨西哥人為了表彰對她的尊敬,不會直呼本名,而是用那位治安官(La Corregidora)稱呼她。因此墨西哥也有一堆小鎮為了紀念她而叫做La Corregidora。
(光山:La Corregidora要大寫,不然會被歷史老師打屁股)


生態:

原產地是Moctezuma河下游的河谷地帶,地質組成是白堊紀的石灰岩,風化崩塌後變成非常陡,機乎垂直的陡坡。長在朝南的位置。喜歡長在周圍沒有植物遮蔽的開放地段,鄰居包含:尾紅寵、般若、團扇、橄欖、復活捲柏(註二)。這個生態環境和普通菊水幾乎一樣。

發現經過:

2008年,墨西哥政府要蓋馬路,為了確定開路對於Querétaro洲的水源供應會不會有不良生態影響,對周邊地區進行了環評調查。

結果在附近發現了一些和普通菊水不太一樣的仙人掌,總共有三個分布地點被確認。後續的型態學研究以及顯微鏡種子檢驗確定了他是一個新物種,並於2010年寫成論文正式發表。

目前推測Moctezuma河谷深度不同造成的地裡區隔,可能是造成他和菊水分離,演化成兩個物種的關鍵原因。但這方面還需要更多研究,特別是要知道受粉者是誰,才能確定與回答。

型態特徵:

成熟莖突出於地表,18~23公分高,8~12公分寬。刺2~3.5公分長,中刺硬黑長,持久不隨年齡脫落,覆蓋大約2/3的球體(最後還是會脫落啦)。花3.5~4公分長,3.5~4公分寬,奶黃色。刺座剛長出來時有絨毛。

莖單幹,不出側芽但偶爾分岔(原產球才分岔)。小時後是亞球型或者凹入盤狀的(以會開花繁殖,只是還沒變成最終型態而已)。疣粒7~13mm長,9~20mm寬,排成8~13的螺旋狀稜,或者不規則的馬賽克拼貼造型。疣外側(abaxial zone),遠離生長點那側有時候會突出一條,讓疣的型狀變成船隻龍骨造型,而非正常的方稜形。

果實橢圓形,9~11mm長,6~7mm寬,表面光滑。還沒成熟時是黃綠色,甚至有點紫色。成熟時會變黃,顏色變淺,乾燥後延縱向裂開縫。

種子較大,0.5~0.6mm長,0.4~0.5mm寬,紅色。沒有假種皮,相對光滑,表面沒有小突起或結瘤溝槽。光滑的特徵需要用20X以上放大鏡觀察,並且要先看過普通菊水的種子才能知道差別在哪裡。

「strombocactus corregidorae」的圖片搜尋結果

種子差異
http://cactus-aventures.com/TaxonomySeedGallery/Seeds%20album/TaxonomyCactaceaeSeedsGallery.html

已獲得Juergen Menzel授權

特徵表格
強刺菊水菊水赤花菊水
型狀凹入的球型 陀螺型到柱狀凹入的球型 很少柱狀球型 細球狀
大小18-23 x 8-12 cm3-12 x 3-9 cm2.5-4.5 x 4-5 cm
數量3-51-51-5
長度2-3.5cm0.7-1.5cm0.8-2cm
型狀上兩根可掰彎 下兩根有弧度硬 不可掰彎直或弧度,可掰彎直可掰彎
持久性持久不脫落 可維持2/3的區域都有刺易脫落易脫落
顏色黑灰色白灰色 末端黑白灰色 末端黑
大小3.5-4 x 3.5-4 cm2.6-3.2 x 2-3.2 cm2.5-3.5 x 1.1-2 cm
顏色乳黃色白到乳白 花心深處紅色洋紅色
果實大小9-11 x 6-7 mm7-10 x 6-7 mm6-10 x 3-4 mm
顏色黃綠 成熟時逐漸染上紅棕色綠 有時帶點紅棕色紅色
爆開方法縱向裂1條縫縱向裂2~4條縫縱向裂1條縫
種子大小0.5-0.6 x 0.4-0.5 mm0.4-0.6 x 0.3-0.4 mm0.4-0.5 x 0.2-0.3 mm
表面質感較光滑 但並非100%光滑橢圓丘凸起有許多矮長橢圓丘凸起
假種皮

請注意,這是原產地的野生植物的特徵,實際栽培時普通菊水的刺也可以維持不脫落,但普通菊水依然會比強刺菊水容易脫落。請自己衡量這些特徵在人工栽培下會有甚麼樣的誤差。
不過假種皮有無和花色這種特徵就不會改啦.......


註一.物種發表論文
Una especie nueva de Strombocactus (Cactaceae) del río Moctezuma, Querétaro,México
Salvador Arias* y Emiliano Sánchez-Martínez
Revista Mexicana de Biodiversidad 81: 619- 624, 2010


注二. 強刺菊水的鄰居詳細列表 大家可以從這些植物的栽培特性稍為推測一下該怎麼種他:
Pseudosmodingium andrieuxii, Fouquieria splendens, Acacia vernicosa, Agave difformis, Opuntia
microdasys, O. stenopetala, O. leptocaulis, Euphorbia antisyphilitica, Echinocactus platyacanthus, Astrophytum ornatum, Bursera schlechtendalii, B. morelensis, Turnera diffusa  Sellaginella sp


註三. Moctezuma 蒙特組馬 有玩過世紀帝國或者美洲歷史很好的人應該會知道他,他是墨西哥阿茲特克帝國的末代皇帝。



2017年9月20日 星期三

Dorstenia horwoodii 2016 的一點筆記

Dorstenia horwoodii 2016
這個新物種是先上車後補票的典型。

早在1959年就由探險家找到,放進酒精罐子裡泡著。

但一直到2016才有分類學家檢查,研究,發表論文讓他終於有了一個名堂。

當然在1959~2016之間就已經有植株在市場上流通了,用的也是Dorstenia horwoodii 這名字。

Dorstenia horwoodii 是個從nomen nudum(無論文背書的裸名)升格到正式學名(有論文背書)的例子。

外觀上,簡單來說就是臭桑版的惠比虛笑,大量的短球狀分枝,低矮的生長習性。不過栽培株好像會走鐘,有些掛這個名字的栽培植株長的不像惠比需笑(聳肩)。

其他特色還有,葉子邊緣是直角波浪,花的觸手是鈍三角型,價格等於半顆腎臟等等。


栽培上一概不知! 不過看原產地的資訊,可以推論應該是喜歡強曬,快速排水,盆栽容量小,高溫的品種。


物種發表論文 
Dorstenia horwoodii Rzepecky sp. nov. from Nudum to Novum, a Fortyish Year Hiatus
Alain Rzepecky

Cact. Succ. J. (Los Angeles) 88(2): 68. 2016 [Mar 2016]


以下表格是物種發表論文裡面的表格,經過光山翻譯成淺顯易懂的形式。



Dorstenia foetidaDorstenia lavrani Dorstenia horwoodii
土質隨便一種岩石限定石灰岩限定石灰岩
原產地光照落葉灌木林~暴露遮陰暴露
海拔0~21001750150左右
莖底部或多或少膨大膨大膨大像蟾蜍蹲馬步那樣側邊膨大
生長習性高度至高40公分至高155~7
分枝直徑5~40mm 吝嗇的絨毛 布滿葉疤與托葉疤 疤往外突出 或者托葉刺 大致上排列成螺旋型直徑直徑10~25mm 懶散的絨毛 布滿葉疤與托葉疤 疤往外突出明顯 整齊的螺旋型直徑5mm 幾乎光滑 布滿葉疤與托葉疤 疤往外突出 往莖尖排列成螺旋型 能從正上方看到整個螺旋
1或好幾根 單幹或分枝1~15根 不分枝 至多50 惠比需笑分枝法
一開始膨大 馬上變鬚根一開始膨大 馬上變鬚根烏羽玉那種根(napiform )
排列方式大概有點蓮座狀在莖頂圍成一圈冠狀只有幾片在莖頂
葉子型狀長槍狀或寬卵狀橢圓至卵狀卵狀
葉身長(不含柄)10~150mm75~180mm25左右
葉身寬3~45mm15~45mm15左右
葉柄1~60mm0~4mm2~10mm
上表面吝嗇的~密集的絨毛光滑絨毛
下表面吝嗇的~密集的絨毛非常吝嗇的絨毛絨毛 一部份是腺毛
邊緣上下波浪狀起伏 側邊再突出角波狀crenate上下波浪狀起伏 三角波浪狀 極度捲邊(厚切洋芋片)
葉子末端尖尾acuminate~尖銳acute尖銳acute(夾角小於90)圓鈍subobtuse(夾角大於90)
托葉半永久性殘留 尖刺狀脫落快速脫落快速
性別雌雄同株雌雄異株雌雄同株
星星構造星星梗5~30mm5~15mm8~20mm
Coenanthium 星星托直徑直徑5~20mm 1~1.5厚 外側有絨毛直徑直徑5~15mm 外側有一點點絨毛直徑直徑2~8mm 0.5~1厚 外側有絨毛和腺毛
星星的觸手4~18根 寬三角型至細長 1~35mm長6~12根 線狀16mm長4~10根 扁三角~直角 2~4mm長
真正的小花雄小花比雌小花多雌雄異株雄小花比雌小花多四倍
質感苦瓜 蟾蜍沒有資料舌頭表面 一堆很小的圓突起
種子大小0.8~1.5mm沒有資料0.5~0.8mm